首页 资讯

人才严重外流,为什么我们“留不住”科研人才?-全球滚动

发布时间:2023-05-28 03:36:58来源:语录三农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全民共识。各国聚焦科技实力,大力投资,不断吸引一流的科研人才争相加入战斗,以期创新,创造价值,赢得竞争优势。

然而,在各国纷纷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引才力度的同时,也面临着让“留不住”科研人才的问题。据统计,全球约有3.2万名科学家流失,这一数字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探究为什么我们“留不住”科研人才。


【资料图】

一、中国的现状

根据公开数据,我国科研机构的学术论文影响因子排名已经超过了德国和日本。而人才流失的问题令人担忧。据有关机构测算,在2019年我国有约2.6万名科技人才向国外转移。

这个数字比2018年的数字增加了约15%。数据显示,我国科技领域人越来越关注薪酬、科研经费、研究环境和前途发展,而这些因素正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首先,薪资待遇不高是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一名高级研究员的月收入平均在2万元以下,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同样职位的人的薪酬通常在2.5-3.5万元人民币以上。这样的薪资差距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出国发展。

其次,科研经费不足也是导致人才流失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2.4%,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部分研究机构面临着“三无”(无人问津、无资金支持、无展示平台)的窘境,这也让科研工作者感到无奈。

最后,研究工作的环境也是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建设上难以与国外的机构相提并论。科研环境的恶劣同样影响着人才的选择。

二、海外的情况

与此相比,在海外 发达国家 ,高水平的科研机构通常会为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优越的工作环境以及高额的 薪酬待遇 。在欧美等 发达国家 ,相对较高的薪资待遇、良好的科研经费和恰当的科研环境使得 人才流失 问题相对较小。

然而,有些国家对于科研机构和人才的引进投入还远远不够。比如,近年来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科研机构经费缩减相对较大,在大量 人才流失 的同时,倒逼研究机构寻求多元化的科研经费来源,为自身发展寻求出路。

三、如何留住科研人才

要想留住科研人才,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政策和税收方面可以给予更多的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 科技 行业的支持,推出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科研项目、增加科研经费等措施,吸引人才留在国内从事科研工作。其次,可以提供更加适宜的工作环境。

科研机构可以加强软硬件的投入和建设,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高效便捷、易于操作的科研环境。同时,还可以考虑通过国际间合作项目、出国考察等方式来扩大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范围,提高其水平和经验。

另外,需要加强科研人员的 职业规划 。可以考虑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其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途径,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最后,应加强与人才的沟通和互动。科研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留住更多科研人才,为 科技 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结:

科研人才是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核心,急需关注和重视。虽然严峻的 人才流失 形势让人担忧,但是政府、企业、 社会 各方博弈也正以自己的方式在推动科研人才留在国内工作,寻求平衡。我们应当为国家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可靠的科研支持,与科研人员一起共建祖国的 科技 梦,发挥出最大的智力和创造力,打赢 科技 创新这场硬仗。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more